小牛电动M1S车型标识
初见小牛M1S,给人的感觉就是简洁,多彩的C形车体在任何停车场里都能够鹤立鸡群,4999元以上的M1S动力版和顶配版本采用多重涂装工艺,漆面鲜亮平滑,用句老套的话说就是整车外观和谐到浑然一体,它的配色非常纯净。总之,骑在小牛M1S上,所有人都可以把它从满大街上乱跑的什么小龟王、迅鹰、祖玛及其变种车型中分离开来。
车体:
小到车水马龙到处钻
小到头盔完全没地放
我手头没有小牛N1,不过从参数对比中也不难看出它的规格“优势”,车长得到了最为彻底的尺寸控制,为此你能够驾驭着小牛M1S穿梭于各种电动车、行人和汽车之间,当然,请注意骑车安全,文明骑行。
小牛M1与小牛N1的车体数据
小牛M1S的另一个车体优势是重量的有效控制,我们体验这台动力版M1整体车重是 公斤,其中重量配比比较靠前,这样你在停车场等狭小空间泊车时可以双手搬动车尾。至于车头,重量可并不轻巧,推上马路牙时进停车场时我试着将车头抬起,然而非常吃力。另外,你需要注意的是这车踏板区离地间隙并不算高,马路牙有可能会让车体受到剐蹭。
车把下没有N1那个可以放下脉动的储物格了
坐垫下的储物空间被电池占据,只有红色区域可以塞点小物件进去
平时我能放的也就是一个坐垫套和一个碟刹锁
小牛电动M1S不仅大幅控制了车体尺寸,载物空间也被减少到非常彻底,它坐垫下被设计为电池仓,这狭小的空间里根本不可能放下头盔,甚至链粗壮的链条锁也没戏,这里能够放你放下的重要配件或许只有碟刹锁。使用U型锁、链条锁或是佩戴头盔的话需要将它们放在包里存放,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出行的便利性,希望小牛上那个风格与M1S极其合拍的尾箱可以快点发售,目前骑行它的100多公里路程中,我一次也没有佩戴头盔,这样非常危险。
如果你需要小牛M1S的储物空间,除了背书包之外的解决办法就是安装后备箱了,小牛官网也有宣传图展示了这个“最佳匹配”的小牛M1S周边,它或许将以选购配件的形式出现,只不过399元可算不上划算。
有关车架,你还需知道小牛M1S官方给出的载重数据是100公斤,这句话的意思是您就别带人骑行了,除非是小学生骑车带着小学生。除了载重数据外,小牛M1S的坐垫空间也非常有限,加上没有“后排脚踏板”和扶手,这辆车确实根本就没想过让你带人出去。
小牛M1S的反光镜比N1圆形反光镜的可视范围更广
与尺寸缩小相反的是,小牛电动M1S的反光镜可视面积得到了提升,除了有一部分区域会被胳膊挡住外,小牛M1S还能这主要归功于狭长的镜身设计。相比小牛N1的圆形反光镜,M1S有效延伸了左右可视范围,而且这个反光镜的成像非常清晰,比我正在骑的X联盟BWS以及骏越GTR电动车出色。
上面凌乱的为大家介绍了小牛M1S的车体,它们与你每次骑行都息息相关,那么我们每次如何骑行小牛M1S呢?咱们来看看它的操控系统。
操控:
初上手尴尬到不会启动
汽车级的巡航和驻车双闪功能
毫无疑问,我们与小牛M1S的绝大部分交互都是通过车把区域来完成,为此,咱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车把的基础功能,下图我为大家标注了各个功能键和状态指示灯。
小牛M1S的各项控制键介绍
小牛M1S仪表盘显示状态介绍
即便你此前接触过其他电动摩托车,初上手M1S时,或许你无法把它骑走,因为它拥有与汽车相似的驻车、和档位设定。
小牛M1S的电子边撑
当电子边撑处于落下状态时,我们是无法启动小牛M1S的,抬起它,你依旧无法发动这台电子化程度极高的电动摩托车。想要发动它,你需要捏住刹车的同时按下启动键1-2秒,仪表盘上“P”档指示灯熄灭后,你可以骑着轻巧的小牛电动M1S兜风去了。
每次断电启动后,小牛电动M1S都会恢复到1档,这个档位下限速20公里每小时。如果想要起的更快,按下升档键即可,动力版小牛最高时速为45公里每小时(下坡时达到最快速度,平地41-42左右),这个速度已经足够城市代步。
开启了巡航的小牛M1S
除了上述简单操作外,小牛M1S还支持“双闪”、定速巡航等更高级的骑行功能,这是大多数品牌电动车所没有的配置。它们的操作很简单,按下相应的按键即可进入对应的模式,如果想取消巡航,轻点右手的前刹车或者再次按下巡航键就可以了。
灯光:
转向灯自动归位方便到爆
LED大灯亮度和宽度有限
与操控相关的还有灯光,不过把它放在灯光系统的解读区域更合适,因为小牛M1S的灯光系统会让你感受到当前最佳电动摩托车的灯光体验。
小牛M1全系都是全LED的灯光配置,包含了“日行灯”、远近光、转向灯以及尾灯,LED灯光无疑会让小牛M1S在路上变得更加显眼。除了灯光,车体四周基本无盲区的配置了反光条增强对路上其他人的提醒。
启动后便会全时开启的圆形LED行车灯
启动与“熄火”时的尾灯状态
骑行体验期间能够感受到牛电科技是多么为骑行者的安全所思考,即便是关闭灯光的档位,车头以及车尾的行车灯都会强制开启。更高级的骑行安全支持中,小牛M1S汽车级的转向灯自动回位功能或让你对它难以忘怀。
转向灯工作时小牛M1S会发出声光提示
转向灯回位演示
在拨动了转向灯后,你无须查看仪表盘也完全不会忘记转向灯的工作状态,它会发出指示灯以及声音时刻提醒你转向灯正在工作,想想40公里每小时低头2秒能够走出多远你就会感受到这一“智能灯光辅助”的必要性,它让你更加专注的投入到城市骑行中。
小牛电动M1S还能够支持自动大灯,当进入桥洞或是地下车库时,光线传感器会与灯光控制系统通信从而自动启动近光灯。如果是切换远光,小牛M1S提供了单点启动的超车灯或者全程远光的控制模式,远近光和超车灯操作在一个灯光控制键上即可完成,逻辑简单。
三透镜的LED大灯
灯光系统另一非常重要的信息是亮度和照射的宽度,前者为你的夜行提供支持,后者则可以让你查看到黑暗中的行人。小牛M1S的大灯采用三个透镜加LED光源的设定,其中中间透镜为近光,左右两侧为远光,内部配置了六颗贴片式LED灯珠。
对于小牛M1S的大灯评价,我个人的结论是城市够用但郊区道路上安全性保障不高。具体的感受城市路面灯光亮起时几乎感受不到M1S大灯的存在(很多汽车的卤素大灯也是如此),但高亮度环境光会让行车安全很有保证。骑着小牛M1S进入郊区后,在无灯光照射环境下大灯的可视范围大概5-8米,极度不建议这种环境下快速骑行,灯光亮度以及道路两侧照射范围宽度都不算出色。
巡航时单反录制的小牛M1S灯光表现(包含无灯光、有灯光的路面,以及汽车参照)
小牛M1S的灯光亮度主观参照
这场路面环境下的小牛M1S灯光
无灯光环境下的小牛M1S灯光照射范围有限
上面图片分别拍摄了在灯光通明的道路、无灯光道路环境下小牛M1S的灯光表现,可以看出在路灯下小牛M1S的灯光亮度很微弱,此时它的作用为提醒行人或是过往车辆有电动车经过,路面照明效果有限;当进入无灯光环境时,小牛M1S灯光可以覆盖车前数米处的行人或其他非机动车,当然了,如果案例中三位学生并非穿着带有反光条的长裤,骑着小牛看到他们三位的轮廓更更加模糊,为此,我建议大家在昏暗环境控制车速,否则遇到没有灯光或反光贴的自行车、行人会比较危险。
我个人非常在意电动车的灯光表现,因为图中没有路灯照明区域就是我下班的骑行路线,更可怕的是一路上开着远光的大货车很多、也有少量灯光很高的振远押款车和并不注意灯光使用的低素质司机,当然,最恐怖的是在这种高逆向灯光下汽车的视线范围会大幅缩短,路旁行人辨识极为困难。
因为这个原因,我的第一辆电动车BWS改了氙灯,第二辆刚刚买不久并准备改装氙灯的GTR,当我骑行小牛走这段路时,不改灯铺路效果极度有限,看上图对比就能明白我的意思,无论铺路范围还是亮度都无法与下面两台电动车相比。
动力与刹车:
动力系统功率一般但在小牛M1身上够用
刹车防抱死效果出色
4999元M1动力版功率是800W,而同样价格同样动力版的N1则是1200W
品牌再大,它也只是800瓦功率的电机
平心而论,即便我们评测这款4999元动力版小牛M1的动力系统也不算出色,仅仅配置了博世800瓦功率的无刷电机,但M1的优势在于小功率电机与轻巧车架的搭配,这让它可以用同等功率的电机发挥出更高的加速和极速性能,所以功率下降的同时M1S达到同样N1动力版的45公里每小时时速。
45公里每小时足够大城市里代步使用,然而在我骑行的郊区路段,小牛M1S的加速优势会因后期极速性能而拖后腿,在空旷的行车道上,可以超越小牛M1S极速性能的大有车在。
有关动力,或许你最关注加速性能,即便它是一项非常核心的数据我也没有进行精细化测试。经过体验视频可以看出,小牛M1S在2档满把起步从静止到30公里每小时的加速时间大致为5秒。
在下文的刹车距离测试板块有完整的加速测试视频
之所以不建议太过关注加速性能是因为城市骑行真的没有多少机会让你最快提速到30甚至40公里,我们测试提速到30公里每小时时变骑出了大概30米,这么长的一段路上或许有很多汽车和行人,而且再过几十秒或许就会遇到下一个红灯,因此真的没必要过分关注极限加速。如果想找刺激感,2档油门到底起步时的推背力度会给你感觉。
我不建议你追求极速的另一原因是刹车距离,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小牛M1已经从N1的前后碟刹变成前碟刹后鼓刹了,官方给出的刹车距离也是相应增加,所以从规格来看M1S无疑在刹车系统上比N1落后。
前碟刹,刹车盘尺寸并未公布
后鼓刹,相对碟刹散热和维护操作会比较劣势
实测显示,在无明显坡度情况下,小牛M1S从35公里每小时车速刹车到底,从刹车开始到完全静止的距离为11米,这期间如果有汽车急刹或者窜出了行人都无法完全急停,所以一定要合理控制车速和车距。
小牛M1S加速和35公里每小时刹车实测
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是小牛电动M1S的刹车“防抱死”,它在后轮刹车到底的情况下会出现轻度抱死,然而这种情况下我们依旧可以很从容的控制小牛M1S不要摆尾甚至是跑偏,从视频中能够看出,在一片尖锐的急刹和轮胎摩擦地面的声响过后,我依然控制着M1S再走直线,而且并没有摔倒。紧急情况下,我们能够放心大胆的本能把刹车捏死,这点小牛M1S真心很赞。
电池和续航:
电池容量1.2千瓦时
动力版敞开骑60公里左右续航
充电器喜忧参半
和动力一样,续航一定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其核心是,小牛M1动力版真能像官方资料所说跑100公里?
试骑过程中,我只有一次在一天之内把小牛的电量从100%消耗到彻底无法启动,当天的骑行总里程是32.4+5.4+23.9,总里程是61.7公里,距离小牛官方给出的100公里还有很大差距。
28日上午北六环到东三环的32公里骑行数据(最高时速可能是GPS跑偏)
一路上某些时刻的行驶里程和剩余电量
首先随我的视角回顾一下当天的骑行路线,早晨从家满电出门,北六环小汤山双兴苑到东三环团结湖公园对面的康莱德酒店参加活动,全程32.4公里。我是怎么骑的呢?基本上属于偏暴力骑行模式,反正不是那种缓起步和轻刹车的模式,能骑快就骑快,平均骑行的速度是28公里每小时。结果这一路上从100%消耗到43%。
看到剩余电量数据我在酒店发了个朋友圈,担心无法从呼家楼骑回苏州街的办公楼,这段路百度给出的里程为18公里左右。然而更要命的是当天我预约了配眼镜,还需要从呼家楼骑车前往潘家园的兆佳眼镜城,这期间的数据我没有统计,不过已经有意将车速控制在30公里每小时左右,并且能溜车就不刹车了。根据百度给出的数据,这段路上的距离是5.4公里,到达目的地剩余电量31%。
东三环潘家园到北四环苏州街的行驶数据(最高时速可能是GPS跑偏)
出发时31%,到达时3%,此时130代码错误的M1S已经无法启动了
把小牛M1S电量消耗的最好一段最难忘记,因为我用30%左右的电量跑完了23公里,如果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小牛M1S续航80公里应该可以达成。这段“最后的路程”真心磨炼人心,因为我知道想要省电就得控制车速和加速,尽可能的匀速少刹车,所以我选择了沿三环辅路回公司(也因为百度地图推荐的穿市区实在不熟悉)。
我至今仍然记得31%到15%电量期间我从潘家园骑到了安贞桥(14公里),因为当电池低于15时,小牛M1S会将最高车速锁定在1档的20公里每小时,而后的10公里我几乎是以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爬回去的,路上经过绿灯时间有限的大路口或者超自行车都有些力不从心,这个速度模式下,小牛M1S仅仅是想要你不必把车退回目的地而已,它显然是做到了。
早高峰骑行视频
耗电量数据
此外,我还录制了一段早高峰33公里骑行的视频,全程电量100%-39%,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早高峰从郊区到市区的骑行路况。
说完续航我们简单聊聊电池,动力版M1S的电池为48V 26AH,总容量1248瓦时,电芯采用松下/LG或者三星的18650。相比N1动力版的60V 26Wh,同样4999元的两款动力版车型电池总容量分别是1248和1560Wh,还是有些差距的。
小牛M1S的锂电池
充电开始和充电结束时间
小牛M1动力版锂电池总重量是8.1Kg,实测8.3Kg。小牛M1S标配一个4A充电器,官方给出的充电时间为6小时,我们体验期间3%开始充从上午10点半一直延续到了下午17点左右,大约是6.5小时,充电期间总能量消耗是1222Wh(M1S电池容量1248Wh)。此外还有一个数据非常值得关注,充电期间,充电器外壳最高温度达到了54,非常烫手,这是因为M1S的充电器采用无风扇全铝导热的结构,希望夏天高温环境使用足够稳定。
小牛官网资料显示M1系列还有一款可以3小时充满的大功率充电器,猜测将和后备箱一样为选购配件。像我这样通勤33公里需要往返充电的用户还真得思考一番,到底是天天把沉重的充电器放入背包带到公司呢还是再选购一个大功率充电器?亦或者买个后备箱天天背着充电器?总之身形小巧的M1S不让你锻炼身体就得消耗钱包。
智能:
科技感绝对高于绝大部分电动车
但细节Bug急需解决
最后一点篇幅我简单聊聊小牛M1S的智能部分,这也是我体验较少的部分。这一周的体验期间,我与小牛管家APP的交互并不算多,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小牛M1S的骑行数据统计
APP内的用户运营以及功能说明和实用知识推荐
此前我所骑行的电动车可以说完全没有这些移动互联的功能,他们没法为我记录骑行的轨迹、没法定位我的电动车,此外也无法像APP中的社区一样与车友交流或者是直接咨询小牛的服务人员。无法否认的是,小牛管家APP拉近了用户与电动车的距离,而且还给城市代步增添了一些情趣。
然而,短暂的体验期间,我感受到了一些软件的问题。例如续航测试当天上午我把车听到了东三环的康莱德酒店,因为安保人员阻拦,最后车子停在了酒店外的一个角落,据说是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即便如此我仍然会担心第一次停在外面的小牛M1S被盗,所以想在酒店里不定时的看看车辆位置。
第一张图是停在酒店时定位在家中的截屏
然而当我打开网站却看到车子还停在家里,这样的定位结果显然是错误的,此外剩余点亮的数据也没有更新,你说98%的电量和24公里预估里程如何融洽让我相信?还有最后骑回公司时3%剩余电量的17公里,这些功能还有待牛电科技做进一步优化。此外,在公司停放期间也有定位的小Bug,真不知道8层楼梯间的小牛M1S是如何做出上图中位移的,但好在它没有偏离我停车的区域。
小牛电动M1京东众筹 1元起>>点击参与
体验总结:
短暂的一周骑行体验过后,小牛M1S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 与众不同。它与自家N1不同,这是一台小型化到有些偏激的取消储物空间的城市代步工具,当然,我也肯定更容易穿梭于拥堵城市的小型化设计。
它的与众不懂还因为定速巡航、全LED大灯、智能化APP、转向灯自动回位等更高级的设定,一个理想化的情况是我希望小牛可以带动整体电动车行业普及转向灯回位模式,这或多或少会促进路上电动车规范行驶,当然,有了便利的操控设定还得看骑行者素质,这个紧靠设备是无法改变的。
小牛M1系列的不同还因为它用户群体相对受教育程度更高,因为它的科技元素、也因为它比普通电动摩托更高的定位,这样小牛电动行驶在路上更加规范,无形中可以提升用户对的小牛电动认同感。
聊回产品,小牛M1S拥有足够城市代步的动力和续航表现,刹车系统能够辅助用户降低紧急情况下发生事故的风险,这辆科技潮玩还拥有自动大灯、自动回位转向灯、电子边撑等人性化的人机交互体验。尽管同等配置下的小牛M1比N1略贵,尽管没法出门撩妹,尽管它有空间小、大灯亮度一般、充电慢等可改善空间。但是在无载人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小牛M1绝对可以称作是同价位最佳体验的电动摩托车,对于这点我深信不疑。■
来源:泡泡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